2007/5
這是一個溫馨的畫面,消失了好久了,今天再出現。為了哥哥要在母親節到國外出公差,大嫂和大家商量後,決定提前一週為媽媽慶祝母親節,在等待其他人和大嫂準備餐點時,就在哥哥家的客廳裡,我默默的享受這個畫面不敢有何聲響,但嘴角卻不時的往上揚起。媽媽是長女,除了幫忙作家事外,從小就被賦予照顧弟妹重責,因此也未上過學校及學識字,只能看懂簡易的阿拉伯數字和電話號碼,還有自己的名字,媽媽做了一個只有她自己看懂的電話號碼簿,裡面寫滿了她四個子女的家用電話和手機號碼,依次是她的十個兄弟姐妹的,叔叔姑姑的、親戚朋友的、念佛的師兄師姐的、還有其他新增加的電話號碼,媽媽自製的電話號碼簿,由於使用率高加上年代久遠,早已破舊不堪,因媽媽早已習慣電話號碼的位置,捨不得更新,哥哥終於說服媽媽更新電話簿。
就這樣,媽媽、哥哥、姪女圍坐在客桌上,商量著如何製作新的電話簿,哥哥想要姪女用電腦打大字,讓媽媽看得一目暸然,好對付她的老花眼,但是媽媽習慣於使用電話登記簿,不想接受新的電話簿格式,姪女和哥哥只好使用奇異筆,把號碼直接寫在新的電話號碼登記簿上,為了怕媽媽看不懂,姪女特意把電話號碼放大幾倍謄寫;在謄寫過程中,哥哥特別把媽媽所使用的電話號碼分類,並讓媽媽同意,必須要媽媽知道分類的記號,例如她自己的四個子女,就從老大開始並註記1,老二排第二個並註記2,以此類推,媽媽的十個兄弟姐妹亦是如此排列,不過媽媽要先排舅舅們的再排阿姨們的,她才不用從第一個算到第十個,姑姑的註記最貼切,媽媽要姪女在號碼旁邊畫上一朵香菇,在爺爺號碼旁畫上星星,有些號碼因為不常使用,媽媽也忘了號碼是誰的,只好依著號碼打過去詢問,有些號碼則是在媽媽填寫時早已發生錯誤,哥哥、媽媽、姪女三人就玩猜猜看遊戲,例如有個9媽媽卻寫成q,有的電話號碼少了一碼,為了怕漏掉媽媽的電話號碼,祖孫三人上演了一齣這麼動人的戲碼,讓在旁觀看的我感動不已,雖然演員只有三個人,觀眾只有一個,只有電話號碼簿那樣簡單的劇情,卻足以讓我懷念一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平時大家總為自己的家庭忙碌,除了工作就是小孩,很容易忽略了父母親,現代家庭大都已走出三代同堂的模式,當父母引頸期盼子女、孫子女能共聚一堂時,也都在逢年過節時,社會型態改變了傳統,如果不能適應改變的父母者,身為夾心餅的我們,是否能夠體會父母的感受?還是我們已預見老年晚景,早有心理準備,這只不過是理所當然的傳承,不能改變,只好適應。
這是一個溫馨的畫面,消失了好久了,今天再出現。為了哥哥要在母親節到國外出公差,大嫂和大家商量後,決定提前一週為媽媽慶祝母親節,在等待其他人和大嫂準備餐點時,就在哥哥家的客廳裡,我默默的享受這個畫面不敢有何聲響,但嘴角卻不時的往上揚起。媽媽是長女,除了幫忙作家事外,從小就被賦予照顧弟妹重責,因此也未上過學校及學識字,只能看懂簡易的阿拉伯數字和電話號碼,還有自己的名字,媽媽做了一個只有她自己看懂的電話號碼簿,裡面寫滿了她四個子女的家用電話和手機號碼,依次是她的十個兄弟姐妹的,叔叔姑姑的、親戚朋友的、念佛的師兄師姐的、還有其他新增加的電話號碼,媽媽自製的電話號碼簿,由於使用率高加上年代久遠,早已破舊不堪,因媽媽早已習慣電話號碼的位置,捨不得更新,哥哥終於說服媽媽更新電話簿。
就這樣,媽媽、哥哥、姪女圍坐在客桌上,商量著如何製作新的電話簿,哥哥想要姪女用電腦打大字,讓媽媽看得一目暸然,好對付她的老花眼,但是媽媽習慣於使用電話登記簿,不想接受新的電話簿格式,姪女和哥哥只好使用奇異筆,把號碼直接寫在新的電話號碼登記簿上,為了怕媽媽看不懂,姪女特意把電話號碼放大幾倍謄寫;在謄寫過程中,哥哥特別把媽媽所使用的電話號碼分類,並讓媽媽同意,必須要媽媽知道分類的記號,例如她自己的四個子女,就從老大開始並註記1,老二排第二個並註記2,以此類推,媽媽的十個兄弟姐妹亦是如此排列,不過媽媽要先排舅舅們的再排阿姨們的,她才不用從第一個算到第十個,姑姑的註記最貼切,媽媽要姪女在號碼旁邊畫上一朵香菇,在爺爺號碼旁畫上星星,有些號碼因為不常使用,媽媽也忘了號碼是誰的,只好依著號碼打過去詢問,有些號碼則是在媽媽填寫時早已發生錯誤,哥哥、媽媽、姪女三人就玩猜猜看遊戲,例如有個9媽媽卻寫成q,有的電話號碼少了一碼,為了怕漏掉媽媽的電話號碼,祖孫三人上演了一齣這麼動人的戲碼,讓在旁觀看的我感動不已,雖然演員只有三個人,觀眾只有一個,只有電話號碼簿那樣簡單的劇情,卻足以讓我懷念一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平時大家總為自己的家庭忙碌,除了工作就是小孩,很容易忽略了父母親,現代家庭大都已走出三代同堂的模式,當父母引頸期盼子女、孫子女能共聚一堂時,也都在逢年過節時,社會型態改變了傳統,如果不能適應改變的父母者,身為夾心餅的我們,是否能夠體會父母的感受?還是我們已預見老年晚景,早有心理準備,這只不過是理所當然的傳承,不能改變,只好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