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92辛部落格--郭淑惠
利用假日到圖書館找有關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發現了一個驚喜,就是看到了一本名為!!天天驚喜!!的奇特的書。作者為了七歲及十一歲的兒子的教育,舉家移民至德國的一個小城邦社區,爸爸攻讀博士媽媽則為全職家庭主婦,十一歲的兒子因為不適應台灣的教育體制及資優班級的教育方式,而鬧拒學,而作者夫妻又是順應自然的開明父母,於是全家都到德國受教育,作者將德國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受教過程的點點滴滴做成紀錄,閱讀起來頗為新奇。
首先,德國的學校到高中為止孩子都上半天課,既無早自習亦無升旗典禮,每天的上課時間隨各班老師的安排有所不同,四年小學念完五年級以上就是中學部了,為了避免交通擁擠,德國各所小學的寒暑假日期完全不同。在德國,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上學是一件甜美的事,新生是不必參加任何新生訓練,倒是父母都得接受新生家長訓練,學校說明他們的教學重點不在培育頂尖的優秀學生,而是讓他們隨性成長,學校再請家長配合,養成新生良好的習慣及優良的學習品德,讓他們長成自己的樣子,成唯一棵大大的樹木。由於學生的素質不一,學校會為程度較落後的學生做課後輔導備加照顧,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老師是允許在課堂上看課外書籍,在學習上是完全沒有壓力,一路玩到高中畢業準備考大學,而且小學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性向發展簽發他的推薦函,學生才能申請中學學校就讀。
書中提到了許多德國教育和台灣教育不同之有趣議題:
一 幼兒應該從小雕塑加強教育還是讓他們隨性的成長?
二 贊成孩子從小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嗎?
三 應該實行菁英教育嗎?平等教育好不好?
四 不同的教育方式與環境如何影響幼兒的人格發展
台灣的教改改來改去,還是改不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總是找不到尊重孩子的學習的意願,父母還是無法脫離學習價值的魔咒,升學主義掛帥,品德教育其次,台灣的每個孩子都成了會唸書的機器人,有人會在乎為何自殺的年齡層已經降至兒童了嗎?
書中引用了許文耀教授的一項調查:分別問家長老師與學生-如果學生有過失,你認為老師應該如何處理?-調查結果老師與家長的回答很相似,第一個選擇都是-告訴家長與家長協商共同處理,其次是-讓學生了解過失後再體罰或勸導責罵後都無效時,可以加以體罰;國小與國中的第一選擇是-勸導而不要責罵,其次是-告訴家長與家長協商共同處理,將這些資料對照書中母子的對話,你才會覺得這種調查資料才具有真正的有生命的意義。
利用假日到圖書館找有關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發現了一個驚喜,就是看到了一本名為!!天天驚喜!!的奇特的書。作者為了七歲及十一歲的兒子的教育,舉家移民至德國的一個小城邦社區,爸爸攻讀博士媽媽則為全職家庭主婦,十一歲的兒子因為不適應台灣的教育體制及資優班級的教育方式,而鬧拒學,而作者夫妻又是順應自然的開明父母,於是全家都到德國受教育,作者將德國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受教過程的點點滴滴做成紀錄,閱讀起來頗為新奇。
首先,德國的學校到高中為止孩子都上半天課,既無早自習亦無升旗典禮,每天的上課時間隨各班老師的安排有所不同,四年小學念完五年級以上就是中學部了,為了避免交通擁擠,德國各所小學的寒暑假日期完全不同。在德國,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上學是一件甜美的事,新生是不必參加任何新生訓練,倒是父母都得接受新生家長訓練,學校說明他們的教學重點不在培育頂尖的優秀學生,而是讓他們隨性成長,學校再請家長配合,養成新生良好的習慣及優良的學習品德,讓他們長成自己的樣子,成唯一棵大大的樹木。由於學生的素質不一,學校會為程度較落後的學生做課後輔導備加照顧,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老師是允許在課堂上看課外書籍,在學習上是完全沒有壓力,一路玩到高中畢業準備考大學,而且小學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性向發展簽發他的推薦函,學生才能申請中學學校就讀。
書中提到了許多德國教育和台灣教育不同之有趣議題:
一 幼兒應該從小雕塑加強教育還是讓他們隨性的成長?
二 贊成孩子從小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嗎?
三 應該實行菁英教育嗎?平等教育好不好?
四 不同的教育方式與環境如何影響幼兒的人格發展
台灣的教改改來改去,還是改不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總是找不到尊重孩子的學習的意願,父母還是無法脫離學習價值的魔咒,升學主義掛帥,品德教育其次,台灣的每個孩子都成了會唸書的機器人,有人會在乎為何自殺的年齡層已經降至兒童了嗎?
書中引用了許文耀教授的一項調查:分別問家長老師與學生-如果學生有過失,你認為老師應該如何處理?-調查結果老師與家長的回答很相似,第一個選擇都是-告訴家長與家長協商共同處理,其次是-讓學生了解過失後再體罰或勸導責罵後都無效時,可以加以體罰;國小與國中的第一選擇是-勸導而不要責罵,其次是-告訴家長與家長協商共同處理,將這些資料對照書中母子的對話,你才會覺得這種調查資料才具有真正的有生命的意義。
5 Comments:
我實在是太感動了~~~~這一篇文章非常的好,有深入的見解....
你的文章,真是大家的「典範」! :)
我會將你的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看。
謝謝你!
我也覺得你寫的非常棒
或許我們台灣真的就是如此
曾經在補習班待過的我就深同感受到
不同的教育模式
學生如果不會或錯誤就是不認真
不然就是粗心 必須加強練習
然而這樣的教育就是對的嗎?
真的是要我們好好想想
恭喜你成功的建立你的部落格,很辛苦喔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看完這篇文章我也感同深受我們台灣教改真的改到讓我們學生感到頭疼~也該聽聽學生的意見吧!看完德國學校和我们台灣學校~
相比起來我们台灣還是要繼續這樣嗎€?該跟別國的學習了!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