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3, 2007

家庭日誌(二)
大女兒現在就讀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系二年級,剛作為新鮮人當時,快樂的上完一學年,偶爾會報怨學校老舊、校舍環境不佳,沒有其他不適症,二年級剛開學,她有意的透露出想轉系的訊息,我採民主方式只關心但不介入,讓她自行決定去向,只要她快樂的上完大學;因為之前的不愉快經驗,讓我們母女都學會如何面對壓力;處理它後再解決它。
大女兒從小即在單親家庭長大,懂事乖巧又獨立,個性也好強固執,在國三時,因對於自我要求甚高,面對首次學測的高壓,竟然徹底崩潰,先是胃潰瘍,再引發腸躁症,升學壓力及身體不適的折騰,使得高標準的女兒棄守學業,每天早上勉強到校,到了十點電話一定到:「媽!我不想上課,我要回家」,我總是好言相勸,要她至少撐到中午,利用中午時間到學校載她回家,請她在家裡自習,直到媽媽下半再陪她,女兒貼心懂事,會體諒媽媽的辛苦,盡量配合媽媽的工作時間,隨著學測時間的逼近與學校老師給予的壓力,女兒鴕鳥心態愈明顯,我發覺女兒似乎有輕微的憂鬱傾向,而且有些幻覺,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女兒的心理層面,為此,我還帶著女兒請教輔導師,二小時三千元,尋求靈媒幫忙解運,拿護身符;我警覺的告訴自己,必須改變目前的狀況;這時我必須放下工作,否則一切將會變的無意義。
每天早上我都會問女兒上學的意願,只要女兒無心上學校,我即自動向老師請假,為此老師似乎頗不諒解,女兒更加心情不好,我則安慰女兒,不用在乎學校和老師,只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錢,女兒聽進了媽媽的話,但是有時候,我發現她會躲起來面對自己的難題,不讓媽媽擔心,就像她輕描淡寫的告訴我,她曾一個人在住家附近的堤防邊,來來回回走了一個下午,我心裡不禁驚呼,還好女兒並沒有往下跳,自此之後,我和女兒約定好,想不想上學由她自己做主,為了經濟問題,媽媽至少必須上班半天,下午請假陪她看電視、逛街,晚上哪裡有夜市想逛都可以,想買漂亮的衣服、鞋子都O K,哪段時間裡,母女倆做盡平時想做卻又沒時間沒金錢的顧慮事,雖然偶有病痛,仍以藥物治療,女兒漸漸的心情開朗,有時擔心課業時,會自動自發請教同學功課或乖乖自習,直到她自願回學校上課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我從旁觀察她的狀況,似乎漸入佳境,亦深怕發生假象,總是鼓勵她想做快樂的事,媽媽隨時奉陪,直到女兒整個心回到第一次學測時,由於錯過了一大段的複習過程,因此成績並不理想,好強的女兒想迎頭趕上,讓我非常擔心,一直慫恿她考不好明年再來,重考是女兒最壞的打算,她自認功課並不差,不想成為同學的話題,媽媽左右為難,只能加強心理輔導,考不上理想的國立學校,就上私立學校也可以,反正目標是大學,上高中再努力追就好了,就這樣,母女共同終止了這個夢饜。
往後的求學之路,雖然艱辛,但都是女兒自行選擇,她也甘之如飴,我一直害怕的大學學測,也沒事發生,因為她在私立女校度過了三年非常快樂的高中生活,現在女兒已過了當新鮮人的青澀時期,目前正享受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也享受談戀愛的感覺,那段不愉快的記憶,她似乎不曾記得。

Sunday, May 06, 2007

2007/5
這是一個溫馨的畫面,消失了好久了,今天再出現。為了哥哥要在母親節到國外出公差,大嫂和大家商量後,決定提前一週為媽媽慶祝母親節,在等待其他人和大嫂準備餐點時,就在哥哥家的客廳裡,我默默的享受這個畫面不敢有何聲響,但嘴角卻不時的往上揚起。媽媽是長女,除了幫忙作家事外,從小就被賦予照顧弟妹重責,因此也未上過學校及學識字,只能看懂簡易的阿拉伯數字和電話號碼,還有自己的名字,媽媽做了一個只有她自己看懂的電話號碼簿,裡面寫滿了她四個子女的家用電話和手機號碼,依次是她的十個兄弟姐妹的,叔叔姑姑的、親戚朋友的、念佛的師兄師姐的、還有其他新增加的電話號碼,媽媽自製的電話號碼簿,由於使用率高加上年代久遠,早已破舊不堪,因媽媽早已習慣電話號碼的位置,捨不得更新,哥哥終於說服媽媽更新電話簿。
就這樣,媽媽、哥哥、姪女圍坐在客桌上,商量著如何製作新的電話簿,哥哥想要姪女用電腦打大字,讓媽媽看得一目暸然,好對付她的老花眼,但是媽媽習慣於使用電話登記簿,不想接受新的電話簿格式,姪女和哥哥只好使用奇異筆,把號碼直接寫在新的電話號碼登記簿上,為了怕媽媽看不懂,姪女特意把電話號碼放大幾倍謄寫;在謄寫過程中,哥哥特別把媽媽所使用的電話號碼分類,並讓媽媽同意,必須要媽媽知道分類的記號,例如她自己的四個子女,就從老大開始並註記1,老二排第二個並註記2,以此類推,媽媽的十個兄弟姐妹亦是如此排列,不過媽媽要先排舅舅們的再排阿姨們的,她才不用從第一個算到第十個,姑姑的註記最貼切,媽媽要姪女在號碼旁邊畫上一朵香菇,在爺爺號碼旁畫上星星,有些號碼因為不常使用,媽媽也忘了號碼是誰的,只好依著號碼打過去詢問,有些號碼則是在媽媽填寫時早已發生錯誤,哥哥、媽媽、姪女三人就玩猜猜看遊戲,例如有個9媽媽卻寫成q,有的電話號碼少了一碼,為了怕漏掉媽媽的電話號碼,祖孫三人上演了一齣這麼動人的戲碼,讓在旁觀看的我感動不已,雖然演員只有三個人,觀眾只有一個,只有電話號碼簿那樣簡單的劇情,卻足以讓我懷念一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平時大家總為自己的家庭忙碌,除了工作就是小孩,很容易忽略了父母親,現代家庭大都已走出三代同堂的模式,當父母引頸期盼子女、孫子女能共聚一堂時,也都在逢年過節時,社會型態改變了傳統,如果不能適應改變的父母者,身為夾心餅的我們,是否能夠體會父母的感受?還是我們已預見老年晚景,早有心理準備,這只不過是理所當然的傳承,不能改變,只好適應。

Tuesday, March 13, 2007

小時候,我們會很自然地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感情,喜歡一個人就直接告訴他,「我好喜歡你喔!」討厭一個人也會大聲地跟他說,「我不要和你一起玩!」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表達感情」的能力卻越來越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害怕、羞怯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卻也逐漸失去童真,擔心說出來會讓對方取笑或不高興;而這些沒有說出口的話並不會「無故消失」;它們會變換成另外一種形式之後再說出來。

心理學家柏恩在「人玩的遊戲」(Games People Play)這本書中,生動而傳神地列舉了六種常見的說話模式。
◎「喧囂」的說話模式(Up roar)
有些人心裡不愉快,或生你氣的時候,不會直接表達內心的不滿;他們會繃著一張臉,用力地對你說:「沒什麼啦!」或是用不耐煩的語氣表示,「算了!算了!不跟你計較!」一邊說還一邊發出乒乒乓乓的巨響。即使是三歲小孩,也看的出他們在生氣!
◎「踢我」的說話模式(Kick me)
有些人老喜歡用可憐兮兮的語調詢問別人,「你一定不會喜歡我,對不對?」每每讓被問者不知如何回答。這種人在工作的時候,亦常會否定自己的能力,「全部都是我的錯,你儘管罵我了!」好像聽到別人罵他,就會覺得好過一點!
◎「是的,不過」的說話模式(Yes,but)
有些人會先假意地接受你的意見,「我覺得你的意見很好……」,然後再加以否決「不過,實際執行起來,會面臨很多的難題……」事實上,倘若他真的覺得你的意見很好,就不會全盤否決,而會提出一些意見讓你參考。通常,在講話過程中,常常會使用「不過」、「可是」、「但是」這些否定字彙的人,行事作風往往喜歡「壓倒對方」。
◎「逮到把柄」的說話模式(Now I've got you)
有些人特別酷愛刺探別人的隱私,或是用神秘兮兮的語氣說,「我知道你的秘密喔!」或是用審判長的語調說,「你有哪些毛病,我還會不知道嗎?」或是用警察抓小偷的口氣說,「你那點小把戲,逃得出我的眼睛嗎?」其實,他們的內心深處,最怕被別人抓到缺點、看出弱點。
◎「要不是因為你」的說話模式(If it weren't you)
有些人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要不是因為你動作那麼慢,我們也不會遲到!」或是把過錯歸咎給別人,「要不是因為你那麼笨,事情也不會搞砸!」總而言之,如果有錯,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他自己一點錯都沒有!◎「看我多努力」的說話模式(Look how hard I've tried)
有些人很怕被人發覺他「沒事幹」,只要有人問他,「最近在忙些什麼?」他馬上會表現出「忙得不的了」的樣子,然後急呼呼地告訴對方,「我現在要做這、做那,沒時間跟你說話!」

上面這六種說話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家庭中夫妻之間的相處方式或是親子之間的互動摩擦;更是在職場上的慣用的溝通模式,如果我們選擇錯誤的說話模式來表達情感,很容易造成誤會;同樣的,聽不懂別人話裡隱藏的涵義,也很容易形成誤解。明明是很關心對方的話,說出來的可能是言不由衷的傷害話語,對於一個家庭中最親密的成員來說是最具有殺傷力,希望我們日後在面對問題時能有「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智慧。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天下雜誌在十月份進行了一項「大學教育大調查」,希望了解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這項調查對象同時針對教授、大學生及家長進行,依照調查對象不同,進行不同方式的調查,調查方法如下:
「大學教育家長意見調查」是針對全國高中生及大學生家長,以分層隨機方式抽樣後進行全國電話訪問。「大學教育大學生調查」進行方式為網路問卷調查,以大學、研究所在學學生為對象。「大學教育大學教師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抽樣方式為分層比率抽樣法,以專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為調查對象。
這項大調查總共分為四項議題,分別為:
*現況評鑑
從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大學生、家長或教授,一方面憂心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學生會喪失競爭力,另一方面又覺得現行大學教育上有不足,覺得距離世界很遠。根據交叉比對,83%的大學生及52%的家長,擔心在台灣讀大學,將來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會缺乏競爭力!在十二年之中,台灣的大專院校暴增,調查中也反映了普遍認為大學生素質有問題,有78%的教授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素質、用功程度、上課禮儀均比不過十年前的大學生。
*政策與師資
如果說大學生素質變差,誰該負責任?有43%大學生承認自己應該負責,但有34%家長卻要教育部負責任,根據調查顯示,現在的教授自信在研究方面的表現較十年前的教授好,但在教學熱情、給學生做典範兩個面上,不但沒有進步,對學生正面的影響力更是不及格。在調查中也反应了大學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之間掙扎,以及對盲目開放大學導致的資源稀釋充滿無力感;最讓教師困擾的是「教學負擔太重」、「學生不好教」、「研究壓力太大」,私立學校教授最不滿意「討好學生,變得庸俗」,公立學校教師則不滿意薪資待遇。為了打造世界頂尖一流大學,教育部編列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卻有高達67%的教授認為這項計畫不可能為台灣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在「你認為好的大學老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中,反映了大學生對教師的期待是「教學傑出,能夠啟發學生」、「上課認真,關心學生」。
*學歷與學位
有89%的受訪大學生不認為讀大學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調查發現有九成以上的高中生家長希望自己小孩能夠上大學,顯示家長與學生都相信文憑將會左右未來的出路,受訪學生有六成認為上大學比較有機會找到好的工作機會,有43%的家長則表示上大學是應該的。經過交叉分析,私立大學生對於學校的「軟硬體設備」滿意度較高,公立大學生則較滿意學校的「聲譽」。
*國際競爭
在國際競爭中有68%的教授同意中國大陸威脅最大,在大陸積極招手、台灣一些知名教授出走之後,五成六的受訪教授表示,有意願到對岸去教書,為的是拓展個人視野,以及大陸發展很快,應該要抓住這個機會。雖然競爭者追得很厲害,大學教師還是認為「可以和產業充分結合」及「師資強」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優勢。

雖然對於分層比率抽樣、分層隨機抽樣等方調查方法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於天下雜誌條列式的調查問題,及對於各項問題調查結果顯現的圖表,讓我一目了然的了解各項問題的調查結果,天下雜誌還附註調查說明,呈現了他們做此份調查的對象、調查時間、調查方式、調查結果、總成功樣本、抽樣誤差等。無論調查的結果如何,我還是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活潑有餘,但素養與能力稍嫌不足;在同期的天下雜誌教育專刊(兒童的關鍵能力)中,也公佈了對於OECD三十二個國家進行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以紙筆測驗中學生的閱讀、數學與科學能力,2001年第一次公佈結果,引起全球重視,2003年的調查,為了能更清楚了解學生跨領域整合的能力,加入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評量項目,調查結果公佈,芬蘭蟬聯「閱讀」、「科學能力」評量榜首,而韓國在「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香港在「數學能力」上名列前矛,因台灣並未參與這兩次的評量,所以無法知道台灣學生在國際評量中的表現會如何,但台灣將參與2006年的PISA調查,當調查結果公佈時,將會知道台灣中學生的能力表現成果。在2003年PISA調查四十三個國家排名中,韓國、芬蘭、香港等國,遠遠超過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尤其韓國的教育能力已排名評量之首,同在東南亞國家之中,我們是否應該有所警惕;目前的教育已經進入全球化的競爭,在教改政策不斷的改變之下,應該要如何協助孩子們具備這些競爭的能力,是目前教育上要努力的課題。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可以把悲傷做成標本嗎?在某報上看到的文章,標題很吸引我,內文是說有一個標本製作師,他獨立經營著製作標本的工作室,他將製作的標本編號,分別存放在工作室的櫃子裡,客人可以隨時來觀看他的標本,標本無奇不有,有一顆鈕釦、樂譜、或結石,每一個標本的後面都有一個悲傷的故事;製作樂譜的標本是有關一段逝去的愛情,女孩有作曲家男友在她生日時為她譜了一首樂曲,兩人分手後,女孩把男友送的禮物通通丟掉,獨留樂譜做成標本,希望從此遠離這首悲傷的曲子;小女孩是火災的唯一倖存者,她在事發現場找到一顆鈕扣,拿到工作室做成標本,希望就此與災難分離。製作師幫人製作標本有三個目的:「封存」、「分離」、「結束」,把生活裡的不安、悲傷與恐懼都一一封存起來。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與悲傷,有的人訴諸宗教,有的人求神問卜,有的會求諸心理醫師,但有的卻會選擇結束生命來遠離痛苦,各人尋求解脫方式都不同。如果真有一位這樣的標本製作師,可以把煩惱不安及悲傷都變成標本,這樣的人生會更輕鬆嗎?你會選擇把悲傷做成標本嗎?還是應該正視它並與它共存,就像是與身上一個結了疤的傷口和自己共存。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研究方法論期中考 92辛班 47號 姓名:郭淑惠

第一題
台灣的社會型態一直快速的在轉變,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科技時代下的產物讓人目不暇給,其中當然也包含了人性,人性中溫柔的一面逐漸的被新科技所侵蝕,雖然無線科技讓我們能隨時隨地的與人連絡,但是在科技產品尚未普遍使用前,那種乾淨純樸的環境已不復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漸漸的被新產物所取代,整個大環境也隨之受到大污染;誠如奈思比的觀點所說的:科技如水一般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還是沒幾個人檢視此一雙面問題。科技時代的來臨使得在基層為民服務的工作,大都以由紙本作業轉變為網路作業,讓做事更輕鬆、快速與廣泛,也省卻了民眾久候的寶貴時間,但是太依賴科技的結果,是我們的思維與生活相對的被科技給制約了,沒有電腦作業的工作,一切資料與相關程序,幾乎要停擺,紙本作業已無法達成滿意的結果,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的相關資料必須儲存成多個副本,以防’萬一’之事的發生。在一切講究憑證的時代,凡事都要有依據,政府制定法律來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卻忽略了游離在法律邊緣的弱勢,在沒有確切的配套措施下,於是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時常出現,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在乎的只是爭議的結果,尤其當人、事、法的關係發生變化時,新的關係會創造出新的需要與欲求以及法規,變數便是影響結果的重要關鍵;解決這種變數是科技所無法取代的,它需要充分利用人性來處理解決,也因狀況的不同而有差異,要適時做到合情合理才不致於喪失此種福利的實質意義,需要工作者運用他的經驗與智慧,若是能拋開明哲保身的心態,就能感受到正面心態帶來的力量,宛如身置寬廣的大地上,視野更廣,心胸更開闊。對於減再加的法則一直都充分運用在預算編列上,每年的預算編列刪減的數字都牽引到各部門的行政運作,工作者必須掌握平時為民服務的績效,統計出一個漂亮又實在的數字,這個數字是預算編列上的關鍵,具體的行政成績與數字不能相差太遠,雖然數字會說話,但也並不可靠,它考驗著編列預算者的智慧(如果沒有其他政治權力介入干擾的話)。當然預算編列出來每年都是不足的情況,但是在選舉期間首長們開出來的支票也都要兌現,於是每年的彩券盈餘(限於社會福利運用)都是各部門覬覦預借的熱門款項,因為有些項目它並沒設限專款專用,基於失業率的逐年提高,影響到彩券的購買慾望下降,盈餘收入的數字也隨之減少,要如何運用瓜分這些可以再加的預算,也是要靠各課室的長官們的運作手腕與良好關係,每次看到他們為了預算不足的苦惱,又為了追加預算成功的喜悅,心情就像在洗三溫暖,實在佩服他們的為民服務精神。

第二題
國人一直都有愛吃藥的「好習慣」,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觀念根深蒂固的深植在老一輩的腦海裡,不管是否適合體質,不管會有副作用,更不管藥物中毒,總認為藥到一定病除,所以吃藥不是壞事。「藥」的本身是在對抗病毒,有些病毒會由身體的抵抗力消滅,不藥而癒,像是小感冒,有些病毒則是需要藥物去治療才會痊癒,像是小Jimmy的重感冒,但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隨便的亂吃藥,「藥」反而變成了毒藥,會傷害身體的正常功能。近年來國人對於用藥的「知識」,已由一知半解而趨向成熟。由於小Jimmy年紀還小,對於用藥知識尚未發展成熟,所以認為重感冒吃藥,會讓他變得又醜又笨,於是貓貓老師決定帶領小Jimmy去尋找最佳「典範」者;老師找到了之前也得了重感冒,但是現在已經完全康復的小咪、小偉以及阿珠。小咪說:「我一直流鼻涕又一直咳嗽,樣子變的好醜,但是媽媽帶我去小兒科看醫生而且還有吃藥,現在已經完全好了,我又變的很漂亮了!」小偉說:「我的感冒很嚴重,爸爸帶我去看醫生時,護士阿姨說要打針吃藥才會好,我很勇敢喔!打針都沒有哭,雖然吃藥很苦很難吃,但是爸爸說按時吃藥才會趕快好,我才能再和豆花妹妹一起玩積木,現在我的重感冒已經好了,每天都可以和豆花妹妹一起玩。」阿珠說:「本來我不要去看醫生,也不要吃藥,但是劉鼻涕一直都不好,咳嗽讓我覺得喉嚨好痛好痛,都不能吃愛吃的東西,也不想玩遊戲,我請媽媽帶我去看醫生,吃了好多天的藥,我的感冒才慢慢的好起來,現在我可以吃好多好吃的東西了。」聽完三位小朋友的話,小Jimmy還是不想看醫生、吃藥,於是老師決定再帶小Jimmy去找護士阿姨,阿姨了解狀況之後,笑著對小Jimmy說:「我們一起來看很好看的卡通影片」,護士阿姨拿出一片光碟放到電腦裡,放映給小Jimmy觀看,畫面內容包含了用藥常識,及感冒時應該怎麼辦?如果很嚴重不看醫生的話時有什麼後果,當小Jimmy看到了如果發燒不看醫生吃藥退燒的話,會破壞腦部而導致的疾病時,反而害怕會像影片中的可愛小熊熊,變得又醜又笨,因此主動要求老師打電話通知爸爸來帶他去看醫生、吃藥。

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有這麼一個有趣味的理論和大家分享:

在人類社會中,被人類賦予非常特殊價值,但實際上又沒有什麼記憶的東西是什麼?…不知道?猜不到?…...。不論在哪個國家,哪種文化,哪個時代,能有什麼東西比人的生命更有價值?…不是愛,也不是權力,而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金子。不論在古埃及,古中國,還是在現代的任何一個國家,金子從來都是財富的象徵。但是你們知不知道在金屬世界裡,金子既不是最硬的,也不是最耐用的,更不是最稀有的,金子的用處對人類來說遠遠比不上許多其他金屬。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識:需要金子!這幾乎成為人類的自然屬性;這是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埃及人、南美洲的印地安人、非洲的民族,他們並沒有現代的通信工具和條件進行資訊交流,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做同一件事情---收集金子,為什麼幾千年前分散在各地的人類都喜愛金子,唯一的解釋是:人類生來就知道金子的價值。是否人類的頭腦裡早被編進了崇尚金子的程式?這種與生俱來的欲望,對金子無來由的愛,就是Anunaki理論的基礎。

所有研究人類及靈長目動物進化的人都知道,科學家到目前還不能完整的發現人類進化的全部歷史痕跡。在現代人出現之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叫Cro-Magnon的動物;或者叫Cro-Magnon的人,他們看上去同現代人已經很接近了,他們的顱骨結構、身體組織、種屬及文化全都能證明,他們很可能就是人類的祖先,但是進化的鍊條卻恰巧在這裡中斷了,從Cro-Magnon人到現代人之間有很長的一段空白,科學家們從來就沒有發現過任何證據。很多人試圖去發現些什麼,如有人認為有一種叫”Big Foot”或”Yeti”的動物存在,但誰也沒有找到任何真憑實據。不久前,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很古老的城市遺址,這個古老的文化叫非奧尼西亞文化,他的存在甚至還在古埃及文化之前,這次考古的最重要發現,就是一塊刻滿非奧尼西亞文字的石板面。後來語言學家終於破譯了石板面上的非奧尼西亞語,石板面上記載了一個令全人類目瞪口呆的故事。故事是......

Anunaki(阿奴拿科)人,是一個來自外星的種族,他們具有高度發達的科技,但他們的星球卻正在走向死亡;就像現在的地球一樣,大量的二氧化碳嚴重破壞了大氣層,全球的溫室效應正威脅著Anunaki星球。聰明的Anunaki(阿奴拿科)人發明了修補大氣層的方法,他們所使用的材料就是金子,科學事實證明溶化的金薄層能夠修補大氣層,就像補衣服的破洞一樣,然而金子在Anunaki星球上卻存量不多,為了整個星球的生存,他們派出了宇宙探險隊,到別的星球去尋找金子。根據非奧尼西亞石板面的文字披漏,阿奴拿科人與地球人很相似,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卻是四千萬年,他們的星球在太陽系的邊緣,環繞著另一個恆星運轉,每六十萬年他們的星球就繞恆星一周;也就是說一個阿努拿科年相當於六十萬個地球年。每六十萬年阿努拿科星球就會有一次同地球最接近的機會,這樣阿努拿科人就可以順利的到達地球。第一次到達地球,阿奴拿科人發現地球上有大量的他們極需要的金子,他們還發現了可憐的、還未開化的Cro-Magnon人,於是他們決定使用基因技術,改變低層次的地球人的素質,讓地球人成為他們永遠的金礦挖掘人,阿奴拿科人把他們的基因植入Cro-Magnon人身上,並注入有關金子價值的因素,讓地球人世世代代為累積金子而努力,當下一個六十萬年到來的時候,他們就把地球上開採的金子帶走。非奧尼西亞石板面的故事解開了人類兩大謎團:一是人類為什麼賦予金子這麼高的價值,二是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中從Cro-Magnon人到現代人之間的空白。
多麼精彩的故事,但是想要證明阿奴拿科理論是否正確,我們可能還要等五十萬年,到那時阿努拿科人來到地球時,我們地球人早已把金子修補我們的大氣層去了。